小朋友的包皮下,有时候会发现一块白白的或是**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包皮下一块白白或**的东西是尿垢。
讲到尿“垢”,大家就会联想到“污垢”,或是不乾淨,会很想要把它挤出来或是用力洗乾淨。但其实这个包皮垢,是由正常的皮脂腺以及皮肤表层的一些分泌代谢物慢慢累积而成。由于在0-4岁间,小男孩的内包皮还跟龟头粘连不一定跟外界相通,很常看到一个块状物积在裡头,如果没有发炎状态,是不用特别把它清出来的。
包皮到底要不要推下来洗?
包皮问题必须分年龄来看。
0-4岁:大部分不需要。
4-8岁(尴尬年龄):
有发炎过,建议要。
没有发炎过,建议不用。
不能确定,健检单子上有被打勾勾,建议寻求专科医师意见。
8岁以上:通常需要。
0-4岁
根据统计资料,新生儿90%以上有包茎现象。到一岁的时候,男孩仍有包茎现象约还有50%;到4岁时,还有包茎的比率剩下10%。
临床上认定的包茎,大部分只是内包皮与龟头的黏连未分离。在成长的过程中,内包皮与龟头会慢慢的分离,只要是包皮开口够大,慢慢地包皮就能够推到底。这个发育过程有快有慢,0-4岁只是一般统计结果。
所以在这段年纪间,如果小朋友没有发生过包皮龟头炎(这段期间龟头包皮炎的几率也小),是不用刻意把包皮推开来洗的。
4-8岁
接续上述,当内包皮与龟头粘连慢慢分离过程中,有段时间会处在要分不分,藕断丝连的状态。像这样有一个有缝却又封闭的小空间,就容易会有细菌跑进去快乐的生长,也就会有感染的机会。
加上这个年纪处在好像可以沟通却有自己坚持意见的年纪,很多时候爸爸妈妈不容易帮忙小朋友做清洁(因为痛或不舒服而抗拒),综合起来包皮龟头炎的频率就略高一点。
如果小朋友仍维持小时候的包茎状态,没有发炎过,建议不用特别推下包皮清洗。如果有发炎过,建议就要固定推下清洗。如果不能确定状态,在健检单子上有被打勾勾,建议寻求专科医师(泌尿专科,或小儿外科)意见。
8岁以上
8岁以上的小朋友,通常内包皮与龟头粘连已经分离,建议教导小朋友每天洗澡时自己慢慢推下包皮清洗。有些小朋友仍有包皮开口狭窄(包茎),或包皮开口较小(假性包茎)的状态,在不容易推开清洗的情况下,也不建议用力推开。如果不能确定状态,在健检单子上有被打勾勾,建议寻求专科医师(泌尿专科,或小儿外科)意见。
临床上每个人有差异性,就算是包皮开口较小,也有分可以推跟不能推的。年纪分别只是一种分类,很多还是要看每个小男孩的解剖构造,来决定治疗方式与接受手术与否!建议爸爸妈妈们,如果不能确定状态,寻求专科医师建议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不用自己在家烦恼到底要怎么办喔!
提醒您,小男孩包皮龟头炎发作的时候,请就近寻求专科医师的帮忙。
如果将不能翻开的包皮用力翻开,会发生什么事呢?
如果是为了想要清除包皮垢,将与龟头相黏连的内包皮用力推下,会让龟头上有浅层破皮伤口。可能会渗出组织液,需要配合伤口照护(局部药膏使用),避免内包皮再黏回龟头上。如果是没有发炎的状态,就不需要特别把包皮垢清出来了。但若是因为感染发炎,需要做这样的处置,就必须要好好照顾伤口;伤口如果反复黏连或发炎就需要考虑开刀。
如果是包皮开口过小,硬是把包皮推下,会造成包皮开口撕裂伤,反复几次后有可能造成包皮开口部分的皮肤结痂硬化,反而更紧。
如果因为外力不小心将过紧的包皮推下,没有及时退回,或是推不回去,局部血循环不良,会造成包皮箝顿(卡住了),轻则包皮水肿,厉害一点可能会让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不良有坏死的迹象。有此状况请儘速就医。
包皮开口过小,清洁不易或反复有包皮箝顿状况,建议包皮环切手术。
需要涂抹包皮类固醇软膏吗?
小朋友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就诊被发现内包皮与龟头仍旧黏连。若是因为包皮龟头炎就诊,在发炎反应过后,泌尿科医师可能开立类固醇软膏作龟头局部的涂抹。在连续的涂抹(一天至少一次),约摸一个月,内包皮与龟头就会分离,清洁比较容易。
有些小男孩,会在停止涂抹类固醇药膏之后,内包皮又再度与龟头黏连。这样的情况让有些家长觉得好像涂了没有效果,觉得白费功夫。
建议在内包皮与龟头的黏连分离之后,应该于每日洗澡时,都翻开包皮以清水冲洗清洁,一来保持乾淨,二来也避免再度黏连。
到底要不要涂类固醇软膏?为了清洁方便,以及减少包皮龟头炎的几率,个人是建议涂抹类固醇软膏治疗的。预防重于治疗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