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同样的病名或症状,别人吃中药治好了,你是
TUhjnbcbe - 2022/5/28 13:10:00
北京皮炎医院简介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210112/8582670.html
中医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中医源于自然,自然的奥秘也是中医的奥秘,没有人可以说学透了中医,五千年的历史都没能将中医学透,人一生短短几十年,如何学透!学习中医必须得有灵活开阔的思维,很多人说中医越老越吃香,这自然是有道理的,因为越老治病经验就越丰富,但是中医思维也非常重要,一个干中医一辈子而墨守成规的老中医不如一个接触中医几十年甚至几年而有着灵活的中医思维、懂得如何灵活辩证的年轻中医能治病。学习中医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灵活辩证,当然是在中医广阔的理法范围之内的灵活。这种先决条件也是成立于中医药的基础知识之上的。我重点要谈的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与多样化。当前社会亚健康人群的比例为70%,非健康人群的比例为15%,健康人群的比例仅仅只有15%。由此开启了全民养生的时代,但也因此出现了一些盲目养生的问题。凭自己的直觉盲目的泡一些养生茶,看见别人做理疗很有效果自己也跑去做一些理疗。每个人的身体都是复杂的,也是大有差异的,绝对不能盲目跟风!盲目理疗,盲目养生把自己养出问题的人我见过很多。比如,某人有一个什么症状,刚巧朋友的症状跟他的症状很像,朋友吃了什么药做了什么样的理疗,治好了病,于是他便效仿,结果是症状不但没好反倒加重了,是什么原因?其实就是因为病因不一样,所引发的病机不一样,才会适得其反!“三高”甚至“四高”,是当前社会最普遍的威胁人们的主要慢性疾病,这几类病虽然说症状都差不多,但是证型、病因、病机却不相同,发现自己得了这种病千万不要盲目用药,医院做相应的检查,遵医嘱治疗用药!这段时间有很多人在网上、抖音等软件平台上看到了很多养生中药方,于是拿着方子来药店抓药,这类方子大多数人吃了不会有副作用,很多人吃完也会有一定的效果,毕竟公开的那些方子都是药食同源的东西,药性相对平和。但是针对身体里有着明显的实邪或者虚证的人群就不大适用,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举个例子:某人拿着抖音上看到的方子:金银花,菊花,决明子,枸杞子,牛蒡根,桂花。打算泡水喝,这个方子大多数人是适用的,可以起到清肝、祛湿、解*、养肝的功效,但是如果体质偏寒,或者身体有湿寒之邪,又或是脾肾阳虚的人,再用这个方子无疑是雪上加霜!人是自然化生而来的,是自然的一份子,自然千变万化,人的身体差异也非常大,体质差异也是。同病不同型,同病不同因,在生活中很常见。再举一个案例:男,年五十,身体肥胖,因阳W去看过很多中医,吃中药三个月,不见好转,随后找了位老中医,老人看他症状、舌象、脉象的确是阳虚的表现,历史用药也都是以补肾壮阳为主,按理说没道理不好。老中医跟我比较熟悉,有一天跟我说起这件事,于是我问他那人舌象、脉象:舌淡,苔薄白,脉沉迟但有力,身体肥胖。于是我想了一种治疗思路给老人:脉象沉迟但有力,说明这人身体内有实邪,而且是长期积累的湿邪,湿寒之邪长居于体内,湿偏重浊,寒气压制肾阳,使得肾阳虚弱,阳W不举;治这样的病症先得找到源头——祛除体内湿寒之邪。老人问该用哪些药,我给了他几味药作为参考:茯苓,白术,泽泻,陈皮,法半夏,苍术,桂枝。于是用这种方法思路开药,过了两周见老中医,问起那人的情况,老人说症状明显好转。所以中医思维很重要,虽然说病人阳W,但是深入探寻原因却是湿寒之邪,如果一味的去补肾壮阳而不祛湿驱寒,越补症状只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到最后无法治愈!补肾之药大多滋腻,更加会导致湿气加重难以祛除。中医治病求证用药必须以辨证论治为前提,灵活开拓思维,绝不能盲目遵循。中医治病也讲求四时地域的差异,因为病程、季节、地域都会对人的病症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同样的病,不同的人用药必然不同;同一个人,同样的病在不同季节用药也有不同;同一个人,同样的病,同一个季节时间,在不同地域用药也会有不同。这就是中医的魅力。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拿着别人的方子治自己的病,虽然症状一样,但是证型、病因、病机未必一样,治病要求本,要求真,千万不能盲目,包括理疗、拔罐、艾灸等,实证实邪一拔就能见效,但是虚证越拔越虚。中医治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必须辨证论治。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中医治病用药也肯定有差别,中医辨证论治是灵活的、多样化的!总之,一定要治病求本,不要盲目用药!遵循医嘱,安全养生!PS:这里的“本”是相对于“标”而言的,比如同样是咳嗽,但造成咳嗽的原因就不一样,所以得知道原因,知道原因再治疗才能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这里的“原因”就是“本”。欢迎中医同道及中医爱好者留言互相交流学习,如有相关问题咨询也可平台留言。Healthcenter中文直译是健康中心的意思,Healthcenterhealth,想告诉我们的是健康的重中之重是:养生——治未病。养生其实很简单:读书散步,动静适度;少荤多素,饮食有度;与人为乐,乐观大度。健康靠养,拥有健康,一切才有可能。如果想每天都收到关于健康养生的文章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同样的病名或症状,别人吃中药治好了,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