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我读全国中草药汇编蒲公英
TUhjnbcbe - 2022/1/2 15:30:00

蒲公英:别名:*花地丁、婆婆丁。

为菊科蒲公英属植物蒲公英Tαrαxαcummon??olicumHand.-Mazz.的干燥全草。

多年生草本,高10~25cm。含白色乳汁,全体被白色疏软毛。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棕色。叶基生,排列成莲座状,叶柄基部两侧扩大成鞘状;叶片条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6~15cm,宽2~3.5cm,先端尖或钝,基部渐窄下延至叶柄成窄翅状,叶缘浅裂或不规则羽裂,裂片齿牙状或三角状,全缘或具疏齿,绿色或在边缘带浅紫色斑痕,被白色蛛丝状毛。早春及晚秋开花,花葶1~3枝由叶丛抽出,密被白色蛛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总苞钟状,长1.2~1.8cm,总苞片多层,总苞片先端有角状突起,均为绿色,边缘白膜质或略带粉红色,缘具蛛丝状毛,顶端尤多;花冠*色,两性,全为舌状花;长1.5~1.8cm,宽2~2.5cm,先端平截,5齿裂,下部1/3连成管状,无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上,花药合生成管状,包于花柱外,药隔向上引伸,药室基部有尾;雌蕊1枚,子房下位,花柱细长,线形,柱头2深裂,有短毛。瘦果倒披针形,长4~5mm,外具纵棱,并有横纹相连,先端有喙,上部延长成细柱状,顶端着生白色冠毛,细软,长约7mm,果全部有刺状突起,熟时淡*褐色。(图)

生于山坡草地、路旁等处。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本品呈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呈圆锥状,多弯曲,长3~7cm;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或*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脱落。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成倒披针形,绿褐色或暗灰色,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花茎1~3条,每条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内面一层较长,花冠*褐色或淡*白色。叶缘及总苞片缘均具白色蛛丝状毛。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

春至秋季花初开时连根釆,洗净,鲜用或晒干。

蒲公英的花和叶中含木犀草素甲醚、棕榈油酸、茉莉酮酸。全草中含有蒲公英甾醇、皂苷、蒲公英苦素、胆碱、菊糖、葡萄糖、果胶、肌醇、咖啡酸、绿原酸,以及微量元素等。根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萜醇、蒲公英醇、伪浦公英甾醇、豆甾醇、皂苷、亚油酸、果胶、树脂。花中含有四萜色素。

①广谱抗菌作用:蒲公英水煎剂对金*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有抑制作用;水煎剂对一系列癣菌(如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蒲公英还对胃幽门螺杆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对大肠埃希菌、副伤寒杆菌甲、白色念珠菌有一定抑制作用。醇提液对结核杆菌和钩端螺旋体也有杀灭作用。

②利胆保肝作用:蒲公英对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蒲公英可拮抗內*素所致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解除抗菌素作用后所释放的内*素导致的*性作用,故可保肝;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也有抑制作用。蒲公英亦有抗胃损伤作用。

③抗肿瘤作用:蒲公英有抗人体肺癌的作用。蒲公英根含有的主要三萜化合物,对小鼠皮肤二阶段致癌有显著的抗促癌作用。

④增强免疫功能:有改善及提高小鼠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对环磷酰胺所造成的小鼠免疫功能损害有明显的恢复和保护作用。本品煎剂在体外能显著提高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

⑤蒲公英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的作用。可用于皮肤保护和消除雀斑和色素斑。

苦、甘,寒。归肝、胃经。

清热解*,消肿散结,利尿通淋。适用于疔疮肿*,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疸,热淋涩痛。

10~15??。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1)*疽型肝炎:

蒲公英、地耳草、金钱草、板蓝根各30??,水煎服。《蕲州药志》。

(2)急性结膜炎:

蒲公英60??(鲜品加倍),煎取浓汁一碗,服一半,余下一半用纱布蘸洗患眼,每日一次。《蕲州药志》

(1)药用的蒲公英为蒲公英属多种植物,除前述者外,常见者尚有如下数种:

1)碱地蒲公英TαrαxαcumsinicumKita??为《中国药典》(年版一部)收载的蒲公英来源之一。形态与前种甚相似,其区别为本品的小叶为规则的羽状分裂。花葶细短,长约4cm。总苞片通常3层,先端无角状突起。瘦果的喙长4~5.5mm。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内蒙古、新疆、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

2)异苞蒲公英TαrαxαcumheterolepisNakai叶长倒披针形,羽状深裂,侧裂片广或窄的三角形,叶柄基部略带紫红色。花葶长至35cm,基部淡紫红色。总苞片3层,外层披针形或广披针形,长约10mm,先端稍有短角状突起。瘦果仅上部有刺状突起,可与蒲公英相区别。又外层总苞的背部中央不具暗色的带,边缘非宽白膜质,可与高山蒲公英相区别。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

3)高山蒲公英TαrαxαcumplαtypecidumDiels叶片长倒披针形,边缘羽状分裂,裂片三角状,全缘或有疏齿。花葶通常比叶片长。瘦果仅上部有刺状突起,可与蒲公英相区别。又其外层总苞片的背部中央具一暗绿色白带,边缘宽白膜质,与异苞蒲公英不同。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河北、山西、河南、四川等省。

4)芥叶蒲公英TαrαxαcumbrαssicαefoliumKita??,叶柄带紫红色,略被蛛丝状毛。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形,似芥叶,长15~30cm,宽5~10cm,先端尖或钝,基部狭长,下延成叶柄状,边缘羽状深裂,裂片三角状,全缘或具疏齿,裂片间有不规则细小齿裂,两面疏被蛛丝状白毛,老时近光滑。花径长达45cm。外层总苞片顶端无角状突起。瘦果上部有刺状突起。分布于吉林、陕西等地。

5)红梗浦公英TαrαxαcumerythropodiumKita??叶柄短,鲜红紫色。叶片长倒披针形或广倒披针形,长8~12cm,宽2.3~3cm,先端钝,基部狭窄,边缘具规则的羽状深裂,裂片三角状,全缘或有疏齿,表面有红色斑点,两面被蛛丝状毛。花葶比叶片稍长,鲜红紫色,顶部被蛛丝状柔毛。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等地。

此外,丽花蒲公英TαrαxαcumcαlαnthodiumDahlst.,雾灵蒲公英TαrαxαcumcuspidαtumDahlst,亚洲蒲公英TαrαxαcumαsiαticαDahlst,白花蒲公英Tαrαxαcumpseudo-albidumKitag.,淡*蒲公英Tαrαxαcumpseudo-αlbidumKita??.varlutescensKitas??.,东北蒲公英TαrαxαcumohwiαnumKitam(东北)及西藏蒲公英TαrαxαcumtibeticumHand.-Mazz.(西藏)等在不同地区也同作蒲公英入药。

(2)我国南方地区有所谓“土公英”者,多为菊科的点红Emiliαsonchifoliα(L.)DC(广西),地胆草ElephαntopusscαberL.(广东),云南毛莲菜PicrisdivαricαtαVant.(云南);野苦荬属植物lxerisspp.(福建);山莴苣属植物Lαctucαspp(江西、广西);苦荬菜属植物Sonchusspp.(福建)等植物,均非真正的蒲公英,应注意鉴别。

(3)蒲公英同属植物中含有多种成分。主要有:胡萝卜素类、三萜类、甾醇类、*酮类、倍半萜内酯类咖啡酸、绿原酸、挥发油、香豆素类、酚酸类、脂肪酸、胆碱、果糖、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草药对症图谱》蒲公英

蒲公英:别名:*花地丁、蒲公丁,本蒲公英,婆婆丁。

夏、秋间釆集。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全草。

味苦、甘性寒。入肝、胃经。

清肝热明目,消炎止痛,消痈肿,利尿,缓泻,利胆。本品主要用于痈疮肿*之药。

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流行性腮腺炎,肝炎,肺炎,胆囊炎,眼睛结膜炎,急性扁桃体发炎,急性*疸型肝炎,胃炎,肠炎,痢疾,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疔痈疮疖,虫、蛇咬伤。

干品11.3~37.5克。

鲜品用37.5~75克,水煎服。

蒲公英用量过大可引起缓泻。本品不可以浸酒。

1.牙周炎、牙髓炎、牙龈炎、冠周炎:

蒲公英15克,白马骨30克,紫花地丁15克,威灵仙11.3克,马鞭草30克,牙漏草30克。

用法: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

2.猩红热:

症状:一种危险的接触传染病,发热至极高度,数日后,颈部和胸部都呈红色小痣,病重时喉咙腐烂,甚至有生命危险。

蒲公英30克,五爪龙30克,紫花地丁18.8克,牛蒡子11.3克,忍冬花11.3克。

用法: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

3.急慢性胆囊炎发作期:

蒲公英30克,(茵陈)蚊仔烟草30克,郁金7.5克,半姜*7.5克,栀子根11.3克,含壳草(积雪草)18.8克。

用法: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

4.鼻孔前肿痛(鼻疮):

蒲公英18.8克,忍冬花11.3克,野菊花15克,紫花地丁11.3克,山栀根11.3克。

用法: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

5.急性乳腺炎、乳瘤:

鲜蒲公英56.3克,野菊花15克,忍冬花15克,夏枯草11.3克,凤尾草18.8克。

用法: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并以鲜蒲公英2两,捣烂,加热外敷乳房周围。

备注:蒲公英用干品时减半用。

6.乳肿痛:

蒲公英30克,武靴藤18.8克,忍冬花18.8克,射干7.5克,天花粉5.6克。

用法:水3碗半煎1碗,渣以3碗煎8分,早晚各服1次。

7.乳房痛:

蒲公英头30克,忍冬藤11.3克,猪头皮75克。

用法:半酒水炖服,早晚各服次。

8.皮肤深部脓肿:

鲜蒲公英56.3克,鲜五爪龙根56.3克,鸡蛋清2粒。

用法:二药洗净捣烂,调鸡蛋清外敷患处。

9.肠痈(急性阑尾炎):

鲜蒲公英37.5~56.3克,鲜忍冬花30~37.5克,牡丹皮18.8克,大*11.3~18.8克,桃仁11.3克,赤芍15克,川栋子11.3克,生甘草11.3克。

用法:水8碗煎2碗,当茶服。服后会引起腹泻。病情严重时,医院开刀手术,勿拖延急救时间。

10.急性*疸性肝炎、GOT和GPT偏高:

蒲公英根30克,(茵陈)蚊仔烟草18.8克,栀子根15克,白茅根18.8克,土茯苓15克,柴胡11.3克,郁金11.3克。

用法:水6碗煎2碗,分2次服用。

11.急性乳腺炎:

蒲公英30克,鲜紫花地丁30克,野菊花15克,佛甲草56.3克,半边莲18.8克。

用法:水8碗煎2碗,早晚饭后各服1次,并以鲜佛甲草18.8克,捣烂敷患处。

12.急性胰腺炎:

蒲公英56.3克,瓜萋(瓜蒌)15克,青橘皮11.3克,夏枯草11.3克,龙葵15克。

用法:水5碗,煎2碗,早晚各服1次。

13.肺热咳稠*痰:

蒲公英30克,蛇波15克,枇杷叶(去毛)11.3克,竹茹15克,鱼腥草15克(后下煎),桑白皮11.3克。

用法:水煎2次,早晚饭后服1碗。

14.疔疮(外敷方):

鲜蒲公英18.8克,鲜酢浆草18.8克(清水洗净用)。

用法:共捣烂外敷疗狡。

备注:疔疮未溃烂者用方。

15.淋巴腺炎:

蒲公英30克,大青叶56.3克,木芙蓉18.8克,忍冬花11.3克,半枝莲18.8克。

用法:水6碗,煎3碗,分3次服。服用5天。

16.急性乳腺炎、乳房红肿热痛:

蒲公英18.8克,忍冬花22.5克,浙贝母11.3克,生甘草7.5克,马鞭草18.8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

蒲公英含有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果胶、胆苷、菊糖等成分。

服用蒲公英干品超过1两半会引起腹泻。本品不可以浸酒,饮用蒲公英酒剂可导致副作用。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药大辞典》蒲公英

蒲公英:异名:凫公英、仆公英、蒲公草、耩耨草、仆公罂、地丁、孛孛丁菜、*花苗、*花郎、鹁鸪英、婆婆丁、*花地丁、蒲公丁、狗乳草、奶汁草、*狗头、卡地蜈蚣、*灯笼、*花草。为菊科蒲公英属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东北蒲公英、异苞蒲公英、亚洲蒲公英、红梗蒲公英等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

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规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咖啡酸(C?H?O?)不得少于0.%。

1.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果胶,芹菜素,芹菜素-7-O-葡萄糖苷,芸香苷,胡萝卜苷,伪蒲公英甾醇棕榈酸酯,伪公英醇乙酸乙酯,蒲公英含挥发油:正己醇,3-正己烯-1-醇,2-呋喃甲醛,樟脑,苯甲醛,正辛醇,3,5-正辛烯-2-酮,反式石竹烯,正十四烷,萘,β-紫罗兰醇,正十五烷,正二十一烷,正十八烷,α-雪松醇。2.碱地蒲公英含咖啡酸,阿魏酸,绿原酸,木犀草素,香叶木素,伪蒲公英醇棕榈酸酯,蒲公英甾醇乙酸乙酯。3.东北蒲公英含β-谷甾醇,香草醛,3-乙酰伪蒲公英甾醇。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蒲公英水煎液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弗氏痢疾杆菌、副伤寒甲型杆菌、白念珠球菌、牛型布氏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蒲公英煎剂纸片法试验对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蒲公英提取物1/、1/、1/浓度,试管法试验,对人型结核杆菌(H??RV)有抑制作用。其提取液一定浓度下可杀死钩端螺旋体。蒲公英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样小芽胞癣菌、石膏样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癬菌、星形奴卡菌等均有抑杀作用。但水煎液对各种致病性皮肤癣菌无抗菌作用。蒲公英煎剂及95%乙醇提取液均以10m??/ml浓度经管外,同时治疗、预防四种途径用药,对Ⅰ型单纯疱疹病*(HSVⅠ)原代人胚肌皮单层细胞培养方法试验,表明有抗单纯疱疹病*的作用。2.抗内*素作用:蒲公英提取液中加入内*素,相互作用后测得内*素的活性降低,其减*倍数为9.3。3.抗肿瘤作用: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m??/k??、40m??/k??腹腔注射,于小鼠艾氏腹水癌(EAC)和小鼠MM??瘤细胞接种后期给药11~20日连续给药10日,或隔日给药10次,均有抗肿瘤作用,但是对早期给药(第一至第十日)EAC和MM??两种肿瘤均无效、40、m??/k??腹腔注射,对抗体依赖巨噬细胞中介肿瘤细胞破坏效应有激活作用,对小鼠后足掌注射EAC、MM??瘤细胞引起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有促进作用,因此,认为蒲公英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是类似于抗癌多糖类如香菇多糖的作用机制。蒲公英根有抗致癌作用,其甲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50μ??/丙酮0.1ml局部皮肤应用,连续20星期,对二甲基苯蒽(DMBA),佛波酯(TPA)所致小鼠皮肤乳头状瘤有抑制作用,水提物μ??/丙酮0.1ml,局部皮肤应用,连续20星期,对DMBA+FumonishB1所致小鼠皮肤乳头状瘤有抑制作用;水提物μ??/丙酮0.1ml局部应用,对(±)(E)methyl-21(E)hydroxyimminol-5-nitro-6-methoxy-3-hex-enamide(NORI)+TPA所致小鼠皮肤乳头状瘤有抑制作用;蒲公英根甲醇提取物10、μ??/ml,对TPA激活EB病*早期抗原(EBVEA)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5%及%,水提物也有类似作用。经实验研究,蒲公英根中的抗致癌成分主要为蒲公英甾醇及蒲公英赛醇。蒲公英中提取的多糖(Tof-CFr),以40、60m??/k??腹腔注射给予接种MM??肿瘤细胞的C?H小鼠,前期给药未见作用,但11~20日和2~20日的后期隔日给药则有效,对肿瘤细胞的迟延型过敏反应(T-DHR),在ddy-Ehrlich(同种肿瘤)系和C?H-MM??(同系肿瘤)系中,Tof-CFr后期给药其足跖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上升在ADMC系中,Tof-CFr与已知能活化巨噬细胞的糖原相比,具有更强的激活能力。

4.抗胃溃作用:蒲公英醇沉水煎剂3??/k??、10??/k??腹腔注射,对清醒大鼠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在麻醉大鼠用pH4盐酸生理盐水灌流实验,蒲公英有明显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及氨甲酰胆碱诱导的胃酸分泌作用。蒲公英水煎剂对大鼠应激性溃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明显减轻大鼠黏膜损害,使溃疡发生率和溃疡指数明显下降。对大鼠幽门结扎性胃溃疡和无水乙醇损伤大鼠胃黏膜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5.利胆及保肝作用:蒲公英注射液15??(生药)/k??或蒲公英乙醇提取物0.1??经十二指肠给药,能使麻醉大鼠的胆汁分泌量增加40%以上,切除胆囊后重复试验结果亦同,提示为肝脏的直接作用所致。用胆囊瘘犬进行试验,蒲公英利胆活性成分主要在树脂部分,挥发油的作用微弱而不稳定,生物碱及苷类对胆汁分泌无影响。每日给大鼠肌注蒲公英注射液5??(生药)只或%蒲公英煎剂1ml灌胃,连给7日,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均有显著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减轻肝细胞脂防变性的作用。

6.免疫调节作用:蒲公英有提高及改善小鼠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对环磷酰胺所造成的小鼠免疫功能损害有明显的恢复和保护作用。蒲公英能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其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有利于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7.抗氧自由基作用:蒲公英提取物总*酮具有类SOD的作用,这些物质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抑制不饱和脂防酸的氧化。另外,蒲公英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制酪胺酸活性的作用,减少色素的生成及色素沉着。8.其他作用:本品煎剂能提高兔离体十二指肠的紧张性并加强其收缩力。9.体内过程:煎剂给大鼠每日按30??/k??剂量灌胃,连给4日,收集各日尿并测定其抗菌效力,证明尿尚能保持一定的抗菌作用,提示蒲公英吸收良好。

苦、甘,寒,归肝、胃经。

1.《新修本草》:味甘、平,无*。2.李东垣:微苦寒,足少阴肾经君药。(引自《本草发挥》)。3.《本草衍义补遗》:入阳明、太阴经。4.《滇南本草》:入肝、胃二经。5.《本草汇言》:味甘、气寒,沉也,降也。清热解*,消痈散结。主治乳痈,肺,肠痈,腮,瘰疬,疔*疮肿,目赤肿痛,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炎,肠炎,痢疾,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蛇虫咬伤,烧烫伤。1.《新修本草》:主妇人乳痈肿。2.《本草图经》:捣以敷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摘取根、茎白汁涂之。3.《本草衍义补遗》:化热*、消恶肿结核有奇功。解食*,散滞气。4.《滇南本草》:治妇人乳结、乳痈,红肿疼痛,乳筋梗硬作胀,服之立效。敷诸疮肿*,疥癞疮,利小便,祛风,消诸疮*,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解*。主治小儿痘疹后感疔*,痈疽锁喉,偏肿或杨梅等症。5.《纲目》:掺牙,乌须发,壮筋骨。6.《医林纂要》: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治噎膈。7.《纲目拾遗》:疗一切*虫蛇伤。8.《随息居饮食谱》:清肺,利膈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9.《岭南采药录》:炙脆存性,酒送服,疗胃脘痛。10.《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利尿,缓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流火,淋巴腺炎,风火赤眼,便秘,胃炎,肝炎,骨髓炎。内服:煎汤,10~30??,大剂量60??;或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非实热之证及阴疽者慎服。

1.治乳痈初起,肿痛未成脓者:

蒲公英春秋间开*花似菊,取连根蒂叶二两捣烂,用好酒半斤同煎数沸,存渣敷肿上,用酒热服,盖睡一时许,再用连须葱白一茶盅催之,得微汗而散。(《外科正宗》治乳便用方)。2.治产后不自乳儿,蓄积乳汁,结作痈:

蒲公英捣敷肿上,日三四度易之。《梅师集验方》。3.治疳疮疔*:

蒲公英捣烂覆之,别更捣汁,和酒煎服,取汗。(《纲目》引《唐氏方》)。4.治痈疽发背或生头项,或生手足臂腿、腰脐之间、前阴粪门之际,无论阴*阳*,未溃即消,已溃即敛:

蒲公英一两,金银花四两,当归二两,玄参一两。水煎,饥服。此方既善攻散诸*,又不耗损真气。可多服久服俱无也。即治肺痈、大小肠,无不神效。(《洞天奥旨》立消汤)。5.治上中下三背发及三手搭,并乳发:

蒲公英、忍冬藤各二钱。以好酒煮热,尽量饮之醉,仍以生葱一根,灌蜜入内要满,以灰火热压酒,以被盖睡取汗,汗出而愈。(《万氏秘传外科心法》味神仙一醉失笑散)。6.治天蛇头(手中指头结*,焮赤肿痛):

蒲公英草取干与苍耳草二味等分为末,以好醋浓煎浸洗。《证治准绳》。7.治急性结膜炎:

蒲公英30??,菊花9??,薄荷6??(后下),车前子12??(布包)。煎服。《安徽中草药》。8.治肠风:

蒲公英(连根打烂,青盐腌一宿,晒干,收尽无汁)、槐角子(炒)、柿饼(炙焦存性)、木耳(煅焦存性),神曲丸,白汤下二钱。(《何氏济生论》久近肠风奇效丸)。9.治噎膈:

拣蒲公英高尺许者,掘下数尺,择根大如拳者,捣汁和酒服。《?溪单方选》。10.治急性*疸型肝炎:

蒲公英、茵陈蒿、土茯苓、白茅根、田基*各25??。水煎服。《长白山植物药志》。11.治慢性胃炎,胃溃疡:

①蒲公英干根、地榆根各等分。研末,每服6??,每日3次,生姜汤送服。《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②蒲公英根90??,青藤香、白及、鸡蛋壳各30??。研末,每次3??,开水吞服。《贵州草药》。

12.治胃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胀痛:

蒲公英3??(研细粉),橘皮18??(研细粉),砂仁9??(研细粉)。混合共研。每服6~9??每日数回,食后开水送服。《现代实用中药》。13.治口腔炎:

蒲公英适量(焙炭存性),枯矾、冰片各少许。共研极细末,取少许吹入患部,每日数次。《安微中草药》。14.固齿:

蒲公英连根洗捣一斤,青盐、食盐各二两腌,槐角四两,晒干为末,每日清晨擦牙,滚汤咽下。(《何氏济生论》揩牙固齿奇方)。15.乌须生发:

蒲公英净四两(炒),血余洗净四两,青盐四两(研)。上用磁罐一个,盛蒲公英一层,血余一层,青盐一层,盐泥封固,淹,春秋五日,夏三日,冬七日,桑柴火煅,令烟尽为度,候冷取出,碾为末,每服一钱,侵晨酒调服。(《古今医鉴》蒲公英散)。

16.治骨髓炎:

蒲公英60??,全蝎1条,蜈蚣1条,研粗粉,白酒克,浸泡3~5日,分数次服用。《青岛中草药手册》。

1.治疗产妇缺乳:用蒲公英15??,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产妇缺乳40例。结果:服用3剂后,初产妇27例经产妇11例,乳管畅通、乳汁充盈;另外2例经产妇,服5剂后乳管畅通、乳液增多。随访1星期,治愈率为%。2.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取鲜蒲公英20??,捣碎加鸡蛋清1个,白糖少许,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次。经治疗50例均愈,平均日数8.07日。有用鲜蒲公英30~60??,白糖30??,水煎服,治疗84例亦痊愈,平均服药3日左右。有用新鲜蒲公英从野外将叶根全部采回,用清水洗净切碎,晒干碾成细面备用。单用蒲公英散,4岁以上口服3??,每日3次;4岁以下口服2??,每日3次。结果:50例中体温最高达39.8℃,最低体温达38.2℃,平均体温达38.6℃;服药24小时后,体温下降者38例,其余的12例服药3日后,全部体温降至正常。查体时腮腺肿胀完全消退,腮腺导管开口处红肿消失,其中7例皋丸肿大者也消失,精神恢复,食欲增加,全部治愈。3.治疗麦粒肿:用蒲公英30??,金银花15??(儿童及体弱者酌减),第一煎内服,第二煎熏洗。共治疗例眼。结果:1日而愈者46例,2日而愈者40例,3日而愈者10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7%,无效仅3.3%。4.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用蒲公英片或冲剂(每片0.5??,15片相当于蒲公英干品30??;冲剂1袋20??,相当于蒲公英干品??),成人每次15片,冲剂每次1/4袋,每日4次,饭后服。或用蒲公英干品,每日??,病重者每日??,煎水分4次服。治疗88例,痊愈82例,无效6例,有效率占93.18%。5.治疗小面积灼伤合并感染:取鲜蒲公英用清水洗净切碎(用量按创面大小而定),捣烂后酌加少许75%乙醇,搅拌成稀糊,直接敷于创面处(无鲜品可用干品,先浸泡2小时,水15~20分钟),厚0.5~1.0cm,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日2次。经51例患者观察,其中灼伤面积达5%~9%者20例,10%~15%者31例。外敷蒲公英3~4日后局部炎症即明显消退,7~15日创面干燥结痂,继而脱落愈合,痊愈49例,有效率占96.07%。6,治疗寻常疣治疗38例。治法及效果:用鲜蒲公英白色乳汁搽洗疣部,每日3次,每次10~15分钟,2~5日疣即脱落;或千公英45??加ml水25分钟,不去药渣,浸洗患处30分钟,每日2次,每剂可连用2~3次,5~10日疣即脱落。本法治疗不痛苦,不留瘢痕,治愈率可达98%。7.治疗急性*型肝炎:用蒲公英注射液每日肌内注射2次,每次2ml(每1ml含生药5??),30日为1个疗程;或用50%干蒲公英煎剂(若用鲜品,按??折合干品40??计算),每日口服3次,每次15ml,30日为1个疗程。经77例观察,临床治愈69例,占89.6%,无效8例,占10.4%平均日数为30.5日,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为28.2日,*疸消退时间平均为26.1日。

8.治疗小儿龟头炎:用蒲公英根、苦菜根各30??(如鲜根可各用60??),置锅内加水1碗,煮沸后以干净白布蘸药液洗龟头发炎部位即可。经治40余例,效果很好,一般洗1~2次即愈。9.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用蒲公英45??,萆薢15??,丹参25??,甘草6??,水早晚分服,4星期为1个程。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3例患者。效果;显效17例;有效31例;无效5例。10.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将蒲公英制成注射剂,肌内注射,每次2ml(相当于生药10??),每日2~3次,也有用至每日总量相当于生药40~??的;静脉滴注每次用含生药25~10??的注射液加入5%~10%葡萄糖液~ml中滴入。亦可根据病情需要作穴位注射(治疗脉管炎)或胸腔注射(治疗脓胸)。据上海市试用注射剂治疗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就达40种左右,计余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56例,痊愈38例,有效13例;急、慢性支气管炎69例,痊愈19例,有效44例:肺炎43例,痊愈37例,有效1例;传染性肝炎97例,痊愈47例,有效19例;泌尿系感染52例,痊愈25例,有效14例;各种外科疾患(包括疖肿、淋巴结炎、急性乳腺炎、急性胰腺炎、丹*、阑尾炎、胆囊炎、脉管炎)例,痊愈42例,有效31例;用于手术后预防感染39例,效果满意者33例,有效者5例;五官科炎症(包括急性和化脓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急慢性鼻窦炎、急性耳郭软骨膜炎、牙周炎、眼结膜炎)例,痊愈例,有效41例;骨科炎症(包括开放性骨折炎症、骨髓炎等)12例,痊愈8例,有效2例;皮肤科炎症(多发性毛囊炎、传染性湿疹、脓疱疮、皮肤感染等)24例,痊愈23例,有效1例。其他如败血症、伤寒、胆道感染、腮腺炎、输卵管炎、附睾炎,以及肿瘤、结核等的继发感染,也有不同程度的疗效。蒲公英制剂在一定程度上似可代替抗生素使用,对某些疾病还表现出广谱抗生素的作用;从治疗病*性感冒、肝炎等的效果来看,可能还有抗病*作用。

1.《本草经疏》:蒲公英,其味甘平,其性无*,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乳痈属肝经,妇人经行后,肝经主事,故主妇人乳痈肿、乳*并宜,生啖之良。2.《本草新编》: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阳明之火,每至燎原,用白虎汤以泻火,未免太伤胃气。盖胃中之火盛,由于胃中土衰也,泻火而土愈衰矣。故用白虎汤以泻胃火,乃ー时之权宜,而不可之为经久也。蒲公英亦泻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凡系阳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剂服之,火退而胃气自生。但其泻火之力甚微,必须多用,一两,少亦五六钱,始可散邪辅正耳。或问,蒲公英泻火,止泻阳明之火,不识各经之火,亦可尽消之乎?曰:火之最烈者,无过阳明之焰,阳明之火降,而各经余火无不尽消。蒲公英虽非各经之药,而各经之火,见蒲公英而尽伏,即谓蒲公英能消各经之火,亦无不可也。或问,蒲公英与金银花,同是消痈化疡之物,二物毕竟孰胜?夫蒲公英止入阳明、太阴二经,而金银花则无经不入,蒲公英不可与金银花同于功用也。然金银花得蒲公英而其功更大。

3.《本草求真》蒲公英,能入阳明胃、厥阴肝,凉血解热,故乳痈、乳岩为首重焉。缘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痈、乳岩,多因热盛血滞,用此直入二经,外敷散肿臻效,内消须同夏枯、贝母、连、白芷等药同治。4.《本草正义):蒲公英,其性清凉,治一切疗疮、痈、红肿热*诸证,可服可敷,颇有应验,而治乳痈、乳疖、红肿坚块,尤为捷效。鮮者捣汁温服,干者煎服,一味亦可治之,而煎药方中必不可缺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读全国中草药汇编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