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医状态学辨证
TUhjnbcbe - 2021/1/20 8:23:00
什么是泛发型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598822.html

  “国医博士团队”
  辨证是中医学的特色,源于《内经》、《伤寒论》,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人们创立了多种辨证归类的方法,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及经络辨证等。这些辨证内容都是人们从不同视角、层次对“证”的认识,是对生命过程中某一阶段出现已病状态时机体反应的概况。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是以六经所系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为基础,将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综合归纳为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等六类,它是脏腑、经络病变的具体反映。如外感病初起出现脉浮、头项强痛、恶寒症状归为太阳病,因体质及感受邪气不同,又有中风、伤寒等区别。此外它用于外感类疾病辨证时,还揭示外感病的发展演变过程——六经传变,一般是由表入里、由阳转阴的过程。卫气营血辨证
  清代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根据《内经》的卫气营血的分布及生理功能的不同,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病机、证候、演变规律,进行概括归纳,将温热病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病理阶段,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种类型,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用以阐明温热病的病位浅深、病势轻重及其传变规律。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是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创立的一种辨证方法。他依据《内经》、《难经》等对三焦的论述,吸取前人特别是吴又可、叶天士的学术经验,以三焦为纲,将温热病的各种证归纳为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阐明温热病的病机、证候特点及传变规律。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是医生运用八纲综合分析四诊所收集的各种病情资料,辨别病位的浅深、病性的寒热、邪正斗争盛衰的虚实和病证类别的阴阳,是分析疾病共性的一种辨证方法。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以辨脏腑病位为纲,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判断病位,结合病证所在的脏腑部位,辨别病变的具体性质。是中医辨证学发展的另一条轨迹,是对脏腑病位的确定。病性辨证
  病性辨证根据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阴阳虚损辨证,得出反映现阶段病变性质的基础证。辨证过程中判定的病性,反映了疾病当前病理变化的本质属性。
  病因辨证是将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风、寒、暑、湿、燥、火等病邪的特征相比较获得,符合“风性动摇”的特点的症状,判定为风证,如肢体抽搐、震颤、瘛疭等症状。符合“热、红、稠、干、动”的特征为火热证,如发热,口渴,面红,便秘,尿*等。经络辨证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理论为依据,对患者所反映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从而判断病位所在经络脏腑的一种辨证方法。祖国医学对经络的认识很早,针灸治疗早于方药治疗。因此,经络辨证也应该是很早就有,然而几千年来,对经络辨证的规律研究尚不够深透,临床运用也不够普遍。
  经络辨证主要包含有十二经脉病证、奇经八脉病证和十五络脉病证。《灵枢·经脉》等篇归纳有十二经脉的证候。奇经八脉证候在《素问·骨空论》、《难经·二十九难》及《奇经八脉考》中有较多论述。证素辨证
  证素辨证是根据中医学理论,对证候等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判断病位、病性证素,并作出证名诊断的一种辨证方法。是朱文锋教授创立的辨证的新方法,他继承中医辨证精华,对八纲、气血津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辨证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总结辨证的规律,明确辨证的原则,诠释辨证的内容,提出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其思维的基本原则是遵循中医学基本理论,以症为据,从症辨证;辨证思维过程是根据临床证候辨别证素,然后由证素组合作出证名诊断,如果患者出现心悸、胸闷、气短、乏力,活动后症状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弱。根据上述心悸、胸闷症状判断患者病位在心,从气短、乏力、活动后症状加剧、脉弱可以判断疾病的本质即病性为气虚,组合成证名即为心气虚证。这种从证候到证素到证名的诊断模式符合临床实际,既有规律可循,又能体现中医辨证的灵活性,克服了按病分型、以证套症的弊端。是健康状态辨识体系“已病状态”辨识的核心内容,证素辨证的原理可以为我们把握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状态提供方法学依据。---------摘自李灿东教授《中医状态学》门诊预约1):国医博士团队(国医堂周天上午、医院周二下午)预约-;2):医院体检中心六楼室(周二上午)预约-。
  预约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周六上午8:00~12:00。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状态学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