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总论致病因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六淫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正常情况下,这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无害,称六气。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天气反常,或变化太快,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六气就变成侵犯人体的六淫邪气,故又称六邪。
六淫致病,有以下特点:
1、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
2、既可单独侵犯人体,也可夹杂多种致病因素一同侵犯人体。
3、发病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4、人体肌表、口鼻是入侵的途径。
一、风:风是春季的主要气候,四季皆有。
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风邪最易伤人,四时都可发病,其他
外邪都依附于风而侵入人体致病。如风寒、风热、风温、风湿。风病起
病多急骤,辩症又可外风、内风。外风指外感风邪,伤风等;内风指内
部疾病引起的眩晕、肢麻、抽筋、昏迷、半身不遂等神经系统症状。
二、寒:冬季主要气候。
寒、分为外寒、内寒。外寒主要指外界寒冷的气候。受寒邪后可出现怕冷、发热、无汗、头痛、腹痛、关节痛等。呼吸道感染常与外寒有
关。内寒常发生于体质较弱者,有面色寡白、腹痛、腹泻、小便清长等症状。
三、暑:暑是夏季主要气候,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由火热所化生。
暑是热的另一名词,主要表现为壮热口渴,心烦自汗,甚至不省人事
,多发于暑夏。由于暑多挟湿,还可有另一表现“暑湿”,多出现消化
系统症状,如胸闷、恶心欲吐等。此外小儿汗闭性暑热也是暑邪所致。
四、湿:湿为长夏(夏季最后一个月)主要气候,长夏为一年中湿邪最盛的季节。
湿:也分内湿、外湿。外湿指长期涉水、淋雨、或环境潮湿而致病
,如足肿、关节痛、腰背酸痛等。内湿主要表现为胃口不好、头重头胀
、妇女带下等。湿症口多不渴,摄苔滑腻。
五、燥:燥为秋季主要气候,多从口鼻入侵人体,分凉燥和温燥。
燥:(外燥、内燥)外燥指干燥的气候,可以引起鼻干、咽痛、目涩
、肤燥、鼻衄等。内燥指由于消耗性疾病或者用药不当(过伤津液)导
致的津液不足,表现为口干舌燥,尿少便干,皮肤指甲干枯等。
六、火:火热为阳盛所化生,火为热之极,两者常混称。
火:与热同属一气,热之极为火。分内火、对火,外火(实火)多属风、寒、暑、燥等邪侵入体后转化而成,多有壮热、面红耳赤、渴喜冷饮、心烦、舌苔*燥、脉数而有力等。内火(虚火)因内部疾病和情志引起。如临床上表现为潮热盗汗,舌干红无苔,脉细数。
灸颜堂·天朗花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