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胎同种免疫识别低下
这种类型主要呈现封闭抗体缺乏,是反复自然流产的主要病因类型。原发性流产常表现为封闭抗体及封闭抗体的独特型抗体共同缺乏;继发性流产仅表现为封闭抗体的抗独特型抗体缺乏。母胎同种免疫识别低下可尝试采用白细胞免疫疗法及静脉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疗法,目的在于促使建立封闭抗体的独特型-抗独特型网络。封闭抗体生物学作用的靶标抗原是主要表达于滋养层细胞的HLA-G和父系淋巴细胞表面的TLX抗原。封闭抗体缺乏时反复自然流产的主要病因已达成共识,但封闭抗体缺乏导致反复流产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推测复发性流产患者可能因滋养层细胞不能有效表达CD3及CD4相关TLX抗原,不能有效刺激母体产生抗CD3-BE及抗CD4-BE,不能产生对胚胎的免疫保护作用。封闭抗体及封闭抗体的独特型抗体缺乏,可能会过度激活杀伤性T淋巴细胞及NK细胞,从而对胚胎产生免疫排斥,导致复发性流产。
二、母胎免疫识别过度
自身免疫异常,如透明带抗体、磷脂抗体等异常;同种免疫异常,如母胎、ABO血型不合等。治疗可采用免疫抑制剂为主,以降低母体对胎儿-胎盘的损伤作用。磷脂抗体是引起反复自然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磷脂抗体引起复发性流产的机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磷脂成分与β2-糖蛋白结合,暴露了其与磷脂抗体作用的抗原位点;另一方面是抗磷脂抗体可直接作用于滋养层细胞膜磷脂,抑制其分化成熟,合体滋养细胞融合障碍,HCG合成下降,细胞滋养细胞侵蚀能力下降,以及子宫螺旋动脉血管重铸障碍。关于磷脂抗体导致流产的机制尚不清楚,多数学者倾向于前列环素抑制学说,即抗磷脂抗体可能与血管内皮表面的磷脂成分结合,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后,阻止血管内皮释放花生四烯酸,从而使前列环素合成减少,并且血管内皮损伤后使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的血栓素A2使血管收缩,使血管内形成血栓,从而引起胎盘及蜕膜血管病变,最后导致流产。透明带自身抗体是复发性流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透明带抗体对含透明带的胚胎产生损伤作用,胚胎即使着床也因前期的损伤作用而不能正常发育而发生流产,这种情形仅可能发生在孕早期,透明带抗体异常引起的复发性流产为原发性流产。
三、母-胎免疫识紊乱
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这种类型较多,但缺乏有效治疗方案。这类患者一方面表现为封闭抗体缺乏,显示母-胎同种免疫识别低下表型;另一方面亦表现出自身免疫及同种免疫损伤作用异常增高。两方面综合变化均体现了母体对胚胎免疫保护作用的削弱作用及母体对胚胎免疫损伤作用的增强。
总之,封闭抗体缺乏是引起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免疫学病因,其他还包括透明带抗体、磷脂抗体、ABO血型抗体、封闭抗体的独特型抗体异常等。在所有复发性流产的病因中,封闭抗体缺乏占了病因构成的大部分,而且可能是原发性流产和继发性流产的共同病因。在原发性流产中,封闭抗体缺乏占31.4%;透明带抗体阳性占20.4%;磷脂抗体阳性占8.5%;ABO血型抗体阳性占8.4%;尚有31.3%的患者原因不明。在继发性流产中,封闭抗体独特型-抗独特型抗体网络紊乱占39.4%;磷脂抗体阳性占31.3%;ABO血型抗体阳性占22.4%;6.8%的患者原因不明。
引自《生殖生物学》(第二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