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8/25 16:14:00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刘奕楠常德国有林场七个工区中,白云山工区是最特殊的一个,它位处太阳山最北边,海拔最高,路途也最远。8月中旬,记者驱车顺着蜿蜒的山路,从常德市鼎城区上山,一路鲜有人迹。到了林中一处“荒地”,盖着几栋上世纪50年代的砖瓦房,迎面走来五位“绿马甲”,带着工牌,个个皮肤黝黑。他们是这亩山林的守护神,年纪最大的已经“上山”40多年。“拼命”守护山常青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是白云山工区的重点防火期,最忙的一天就是除夕夜。护林员罗作国告诉记者,他已经不记得多久没有回家过年了,最期盼的就是除夕有雨雪,林火风险降低,大家也能“放松”点。按照当地的习俗,除夕夜人们多上山祭拜,五位护林员分兵把手在各个墓地,一旦发现火情,就要立刻处置。平日里,白云山工区很少有游人上山,隔段时间,林道就会杂草丛生,需要护林员割草开道。年10月,袁海伍上山清理林道,只顾着低头找路,不曾想误闯马蜂窝,倒地后不省人事。同事发现后,立刻将他送到最近的卫生院,可伤势过重,卫生院不具备医治条件,只好转院到常德市。检查后才知,袁海伍整整被马蜂蜇了53下,在ICU病房治疗5天才脱离生命危险。至今,袁海伍背上都留着数十个花生大小的疤痕,还落下了肌酐高的后遗症。“蛇、野猪都很常见。”邹太清说。“遇到野猪怎么办?”记者问到。“不敢动啊!”邹太清回答,“我就一把砍刀怎么干得过野猪嘛,只能默默等它走开。”至今,五位护林员都是徒步巡山,工具是一把砍刀,最多再带个水壶,手机经常没有信号。用邹太清的话说,上了山就“与世隔绝”了,专心盯着火点、病虫害。十年树木终成林年,在封山育林的号召下,工区开始造林。“山区种树没那么容易,斜坡很难挖坑。”罗作国说,累是累了点,但看着手臂粗的小树苗一天天被抚养成“林”,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一样欣慰。如今,常德国有林场这个全国百年老场,总面积2.25万亩,森林蓄积量已达24.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5%。森林一天天茂密,护林的责任就重了。在白云山工区,护林最重要的两项任务就是防火和防盗。“真的要把林子管好,压力很大,一不留神就烧完了。”张学军日常巡护路线有十余公里,今年罕见高温持续,更加要注意防火。若是发现火点,就要携带30公斤重的风机等大型设备,徒步在林间穿行。白云山工区的这亩山林,已经连续20年没有发生森林火灾和林木盗采。为了方便巡山,五位护林员吃住都在山上,一排老旧的砖瓦房就是宿舍,年进行过一次修缮,才保障了基本的水电供应。工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五个人也想着改善一下生活。近几年,在周边种了些油茶、菲油果,养了十箱蜜蜂,虽说暂时没什么经济效益,但也算添了份乐子。“菲油果可是高端水果,说不定日后能成为红遍全省的‘黄金果’!”罗作国笑着说。